第二阶段(2002-2014年)
进入二十一世纪,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和强劲内需拉动下,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,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,政府职能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。2001年,南京市政府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》,提出要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,规范政府投资行为”。
2002年9月,南京市投资公司正式划入新成立的南京国资集团,并在次年完成“事改企”,正式由政府投资主体向市场化竞争主体转变。
面对新形势,公司确立了“理清家底、明确优势、重新聚焦、创新发展”的总体思路,重点在能源、钢铁、地产、高新技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优势企业,与华能集团、宝钢集团等大型央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。
这一时期,随着经济的发展,资本市场在价格发现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,“资产资本化、资本证券化”成为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。面对这样的历史机遇,公司顺势而为,积极介入资本市场,实现了资产价值的大幅提升。
公司市场化转型以来,一直积极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,积极稳妥地开展投资业务,先后参与了高淳陶瓷股份制改造、华能国际A股配售等项目,从一级市场入手,稳妥开展投资业务,同时协助一批优质参股企业上市,使公司资产的流动性、收益性都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。
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,公司优质股权价值得以充分体现。2003年,高淳陶瓷在上交所挂牌,经过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后,公司最初投资的1900万增值近3亿元。2013年,朗诗地产登陆香港联交所,公司所持股权退出时获益超过2亿元。2014年,旭建新材在新三板挂牌,公司股份从800万增加到市值1.2亿元。国有资产在资本运作中实现全面增值)。